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hudubook.com

第178节(2 / 3)

面对这样可怖的场景,一些胆小的官员吓得魂飞魄散,尖叫连连。

烟尘散去,再看空地里,哪还有几个兵俑的影子,早炸裂成土块碎得遍地都是。

董惠林不争气地吞了吞口水,目露恐惧。

永曦帝过了很久才缓过神来:“你放几个兵佣在场上,可是要向朕证明,火药威力巨大,非人力可敌?”

“陛下英明。”

兵部尚书神机一动:“那如果用在战场上,岂不是所向披靡?”

兵部尚书神助攻啊,陆久安赞道:“所言极是!”

兵部尚书哈哈大笑:“陆大人真是个妙人,你从何处寻来的?那挞蛮见了,还不吓得屁滚尿流,哪还有心思跟我们打仗。陛下,天佑我大周啊。”

陆久安真想为他鼓掌喝彩了,这兵部尚书简直就是我的捧哏:“非也,这不是偶然寻得的,是我手下一位匠人所研制,正是因为有了火药,才让我萌生出开办研究所的想法。”

永曦帝好笑:“藏了那么久,怪不得选择今日今时献上火药,原来是为了你那奏折。”

语气分明已经有所妥协。

事关兵家军事,兵部尚书也就不再作壁上观:“陛下,刚才不知研究所有这么大的用处。微臣觉得,陆大人所奏之事,百利而无一害,值得一试。”

陆久安趁热打铁,把火药的潜力吹得天花乱坠,事实上,火药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,生活中可以做烟花炸药,军事上可以做火器信号弹。

除此之外,陆久安又提到斗牛车水泥挂钟等物:“包括应平的水稻,也是经过研究人员反反复复的实验,才得以将产量提高的。”

陆久安讲得口干舌燥,才终于见永曦帝颔首:“那么依你之见,研究所该建在何处?”

陆久安大喜:“离晋南城池越远越好,最好在那些荒郊野外人烟稀少之地。”

“另外,研究所事关重大,关乎民生国防,研究所周围,当派重兵把守。”

“对对对,陆司业想得周到。”兵部尚书大声附和。

两人一唱一和,竟似三言两语就要将事情定下来,户部尚书坐不住了:“你们俩可别剃头挑子一头热,假如真如陆司业所言,研究需要不间断往里面砸钱,长此以往,陛下,国库根本无力承担啊。”

陆久安道:“诶户部尚书此言差矣,钱不是省来的,这叫好钢用在刀刃上。”

“你想想,百姓有了上手的工具,效率是不是就提高了。效率提高了,是不是就有空余的时间做其他的事了。这样一来,生活也得到改善,百姓有了多余的钱,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也愿意掏钱了。一来二去,整个经济市场就被盘活了,这钱不就源源不断进国库了吗?尚书大人,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

户部尚书总觉得有哪里不对:“是这样没错,可到底杯水车薪。”

“尚书大人要是觉得不满意,我还有一计,你且等等。”陆久安说完便转身离开,不到片刻,手里抱着一个一尺来高的黑色罐子返回。

众人见陆久安一茬没完另一茬又接踵而至,没完没了的,分明就是有备而来。就是不知他接下来又要做什么,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探。

陆久安把黑色罐子里的东西倒出来,撒在木板上,户部尚书瞧着此物白花花的,在灰木的映衬下,晶莹剔透,和雪一样。

但这个季节,哪来的雪?

陆久安不急着解惑,而是等众人猜得差不多了,方才笑眯眯道:“这个呢,名雪盐,采用特殊的工艺制成,与普通的食盐比起来,卖相好,口味佳。有了这个东西,尚书大人总不用发愁了吧。”

户部尚书心头一动。

大周国库里的钱来源于各种赋税,其中铁税和盐税尤其重要。现在陆久安提供的这个雪盐,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盐税,确实不失为一个办法。

户部尚书沉默不语,看着陆久安的眼神复杂难辨。

众人皆大欢喜,没人再提出反对,事情就这么初步定下来。

先成立研究所,形成理论知识后,再酌情推行数理化教学。

朝会过后,工部各位尚书主事和陆久安一同前往御书房,商讨研究所的各种细节。讨论了半天,一时半会也得不出确切的方案,永曦帝道:“这样吧,你们各自回去写个章程,今日朕倦了,改日再议。”

临走之时,陆久安实在没忍住,问出了心中的疑惑:“陛下一开始明明没有生气,缘何对臣那般态度。”

韩致也想知道,静静看向永曦帝。

“也没什么。”永曦帝道,“陆司业伶牙俐齿,我就是想看看你如何舌战群儒的。”

陆久安有些无语,永曦帝真是恶趣味啊,他和韩致明明是同胞兄弟,性格却截然相反。

接下来,陆久安用了半个月的时间,同工部确定了研究所的选址,建筑面积及结构等规划方案,做好了充分准备后,研究所便开始正式动工。

因为陆久安贡献了雪盐,这一次,户部拨款也十分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